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1.5.27)
2021-05-28 11:27:10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事業(yè)單位考試網(wǎng)
【導讀】華圖事業(yè)單位考試網(wǎng)同步華圖教育發(fā)布: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1.5.27),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事業(yè)單位考試考情政策解讀,點擊領取備考資料,更多事業(yè)單位考試資訊請關(guān)注(htshiyedanwei)公眾號,歡迎加入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交流群: 參加刷題、模考、領取備考資料,考編路上不孤單!
一、單選題
1.下列詩句中不能體現(xiàn)愛國情感的是:
A.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B.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D.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常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出自唐代杜甫的《江村》,其意思是: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水中的白鷗相親相近,相伴相隨。這首詩作于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夏,當時作者的成都草堂剛剛建成,作者便作此詩借景抒懷,表現(xiàn)了一種悠然自得的心情。沒有體現(xiàn)愛國情感。
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A項:“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出自唐代王昌齡的《出塞》,其意思是:倘若攻襲龍城的衛(wèi)青和飛將軍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全詩反映了作者對駐守邊疆的將士們久征未歸的同情,也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zhàn)爭,使國家得到安寧,人民過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的愛國之情。此詩句體現(xiàn)了愛國情感。A項與題意不符,排除。
B項:“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代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其意思是:自古以來,人終不免一死!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表現(xiàn)出他的民族氣節(jié)和舍身取義的生死觀。此詩句體現(xiàn)了愛國情感。B項與題意不符,排除。
C項:“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出自明代于謙的《詠煤炭》,其意思是:只要能夠讓天下的百姓都吃飽穿暖,煤炭就會不辭辛苦地走出山林。這首詠物詩,是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現(xiàn)其為國為民的抱負。此詩句體現(xiàn)了愛國情感。C項與題意不符,排除。
2.關(guān)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京劇是中國國粹,其特征是寫意與虛擬,講求唱、念、做、打
B.中華傳統(tǒng)繪畫藝術(shù)注重寫實,以逼真再現(xiàn)為最高追求
C.中華美學講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講求言簡意賅、凝練節(jié)制,講求形神兼?zhèn)湟饩成钸h,強調(diào)知、情、意、行相統(tǒng)一
D.有論者說中國詩詞可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是有我之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無我之境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化常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中國繪畫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它不單純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強調(diào)神似。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不僅包括寫實,還包括寫意,不必須追求逼真。
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A項:京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diào)以西皮、二黃為主,被視為中國國粹,其特征是寫意與虛擬,唱、念、做、打是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shù)手段。A項與題意不符,排除。
C項:2014年10月15日,習 近 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中華美學講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講求言簡意賅、凝練節(jié)制,講求形神兼?zhèn)、意境深遠,強調(diào)知、情、意、行相統(tǒng)一。C項與題意不符,排除。
D項:學者王國維把詩歌的意境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是有我之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無我之境。D項與題意不符,排除。
3.下列哪組詞語都與中國古代科舉考試有關(guān):
A.蟾宮折桂、桂冠、連中三元
B.問鼎中原、獨占鰲頭、蟾宮折桂
C.連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孫山
D.金榜題名、桂冠、獨占鰲頭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化常識。
第二步,連中三元,意思是指接連在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五子登科,出自《宋史·竇儀傳》,《宋史·竇儀傳》記載:宋代竇禹鈞的五個兒子儀、儼、侃、偁、僖相繼及第,故稱“五子登科”,現(xiàn)比喻世俗追求物質(zhì)滿足。名落孫山,意思是考試或選拔未被錄取。故連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孫山都與中國古代科舉考試有關(guān)。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AD項:桂冠與古代科舉考試無關(guān)。桂冠,解釋為用桂葉、月桂葉編制的帽子;古代希臘人授予杰出的詩人或競技的優(yōu)勝者以桂冠。后以指某種光榮稱號,也用來指競賽中的冠軍。A項與題意不符,排除。
B項:問鼎中原與古代科舉考試無關(guān)。問鼎中原意思是比喻企圖奪取天下。B項與題意不符,排除。
4.下列關(guān)于我國飲食文化的描述錯誤的是:
A.麻婆豆腐是川菜中的名品
B.通常所說的燕窩是一種金絲燕筑的巢
C.滿漢全席匯集了宮廷滿席和漢席的精華,是中華美食的縮影
D.烹食物用的“五香”是指丁香、茴香子、八角、桂皮、胡椒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化常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烹飪五香,通常指烹調(diào)食物所用茴香、花椒、大料(或八角)、桂皮、丁香五種主要香料,即芒香類調(diào)味品。它的功能,是把有腥味、臊味、膻味的食品變得無異味,進而使食品清香撲鼻。“五香”不包括胡椒。
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A項:麻婆豆腐是中國漢族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主要原料由豆腐構(gòu)成,其特色在于麻、辣、燙、香、酥、嫩、鮮、活八字,稱之為八字箴言。材料主要有豆腐、牛肉碎(也可以用豬肉)、辣椒和花椒等。麻來自花椒,辣來自辣椒,這道菜突出了川菜“麻辣”的特點。A項與題意不符,排除。
B項:燕窩是指雨燕目雨燕科的部分雨燕和金絲燕屬的幾種金絲燕分泌出來的唾液,再混合其他物質(zhì)所筑成的巢穴。又稱燕菜、燕根、燕蔬菜。B項與題意不符,排除。
C項:滿漢全席,清朝時期宮廷盛宴。既有宮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風味之精華;突出滿族與漢族菜的特殊風味,燒烤、火鍋、涮涮鍋幾乎不可缺少的菜點,同時又展示了漢族烹調(diào)的特色,扒、炸、炒、熘、燒等兼?zhèn),實乃中華菜系文化的瑰寶和最高境界。C項與題意不符,排除。
5.下列詩句對應作者不正確的是:
A.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
B.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蘇軾
C.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王國維
D.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常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王國維,漢族,是中國近、現(xiàn)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談到了治學經(jīng)驗,他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第一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詞句出自宋代晏殊的《蝶戀花》,原意是說,“我”上高樓眺望所見的更為蕭颯的秋景,西風黃葉,山闊水長,案書何達?在王國維此句中解成,做學問成大事業(yè)者,首先要有執(zhí)著的追求,登高望遠,瞰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第二種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種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A項:“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出自唐代杜甫的《登高》,其意思為: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A項與題意不符,排除。
C項:“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出自宋代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其意思為:它揀遍了寒冷的樹枝不肯棲息,卻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C項與題意不符,排除。
D項:“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出自宋代陸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意思為:三萬里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華山聳入云霄觸青天。D項與題意不符,排除。
6.關(guān)于元代雜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漢宮秋》寫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B.《趙氏孤兒》是第一個傳入歐洲的中國戲劇
C.“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出自《倩女離魂》
D.《梧桐雨》寫的是李隆基與楊貴妃的故事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常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出自元雜劇《西廂記》!洞搡L鶯待月西廂記》(簡稱《西廂記》,又稱《王西廂》、《北西廂》)是元代王實甫創(chuàng)作的雜劇,大約寫于元貞、大德年間。全劇敘寫了書生張生(名珙字君瑞)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侍女紅娘的幫助下,沖破孫飛虎、崔母、鄭恒等人的重重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顿慌x魂》是元代鄭光祖所撰元雜劇。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A項:《破幽夢孤雁漢宮秋》(簡稱《漢宮秋》)是元代文學家馬致遠創(chuàng)作的雜劇。該劇改編于漢元帝時期的昭君出塞的故事,但添加與改動過多與正史相差甚大。A項正確,排除。
B項:《趙氏孤兒大報仇》(簡稱《趙氏孤兒》)是元代紀君祥創(chuàng)作的雜劇,全劇五折一楔子!囤w氏孤兒大報仇》是第一個傳入歐洲的中國戲劇,并在歐洲產(chǎn)生過一定影響,法國文學家伏爾泰在1775年翻譯了《趙氏孤兒大報仇》,英國劇作家威廉·哈切特也曾將其改編為《中國孤兒》。B項正確,排除。
D項:《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簡稱《梧桐雨》)是元代文學家白樸創(chuàng)作的雜劇!段嗤┯辍吠ㄟ^描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揭示了唐王朝盛極而衰的歷史教訓,其中也滲透了劇作家白樸在金元更易之間的亂離身世之感和山川滿目之恨。D項正確,排除。
7.我國傳統(tǒng)樂器豐富多彩,民間一般將其分為“吹、拉、彈、打”四大類。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A.簫、笙、笛、塤都是吹奏樂器
B.馬頭琴、二胡、古琴都是拉奏樂器
C.琵琶、古箏、冬不拉都是彈奏樂器
D.梆、鈸、磬、鑼都是打擊樂器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化常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我國拉弦樂器是在胡琴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種類繁多,主要包括二胡、京胡、板胡、高胡、中胡、革胡、馬頭琴等。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國傳統(tǒng)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于八音中的絲。古琴不是拉奏樂器。
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A項:吹奏樂器是樂器的一類,由帶孔的管子組成,中國樂器中的吹奏樂器一般是竹制的,包括笛、簫、笙等。塤是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A項正確,排除。
C項:彈撥樂器是用手指或撥子撥弦,及用琴竹擊弦而發(fā)音的樂器總稱。彈撥樂器分橫式與豎式兩類。橫式,如:箏(古箏和轉(zhuǎn)調(diào)箏)、古琴、揚琴和獨弦琴等;豎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箜篌、琉特琴、冬不拉和扎木聶等。C項正確,排除。
D項:打擊樂器是一種以打、搖動、摩擦、刮等方式產(chǎn)生效果的樂器。梆、鈸、磬、鑼都是打擊樂器。D項正確,排除。
二、多選題
8.和諧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價值取向,下列名句體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思想的有:
A.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C.德不優(yōu)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
D.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答案】A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化常識。
第二步,A項:“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出自戰(zhàn)國時期莊子的《齊物論》,講的是天地與我皆是由宇宙造化,放下其他與我之論而圓融天地之間。這句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思想。A項當選。
D項:“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中庸·第三十章》,意思是指萬物同時生長而不相妨害;日月運行四時更替而不相違背。是一個宇宙大自然的法則,要實現(xiàn)社會和諧,就要提倡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包容精神與和合之道。這句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思想。D項當選。
因此,選擇AD選項。
【拓展】B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大意是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別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達事理首先要使別人也通達事理。這句是用于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重要原則。B項排除。
C項:“德不憂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大意是品德不好的人,心胸狹隘,考慮問題不夠長遠;才能不多的人,眼光淺薄,不能廣泛地吸取知識。這句是對人的基本要求。C項排除。
9.下列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百色起義
B.西安事變→盧溝橋事變→皖南事變
C.平型關(guān)大捷→百團大戰(zhàn)→重慶談判
D.孟良崮戰(zhàn)役→上黨戰(zhàn)役→萊蕪戰(zhàn)役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國歷史知識。
第二步,A項: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chuàng)建革命軍隊的序幕。秋收起義,1927年9月9日,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按預定計劃爆發(fā)。9月19日,秋收起義部隊在文家市會師。百色起義,是1929年12月11日。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百色起義。A項正確,當選。
B項:西安事變,發(fā)生于1936年12月12日。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發(fā)生于1937年7月7日。皖南事變,1941年1月4日。時間先后順序排列:西安事變→盧溝橋事變→皖南事變。B項正確,當選。
C項,平型關(guān)大捷,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平型關(guān)為了配合第二戰(zhàn)區(qū)的友軍作戰(zhàn),阻擋日軍攻勢。百團大戰(zhàn),1940年8月20日至12月15日。重慶談判,從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經(jīng)過43天談判,國共雙方達成《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平型關(guān)大捷→百團大戰(zhàn)→重慶談判。C項正確的,當選。
因此,選擇ABC選項。
【拓展】D項,孟良崮戰(zhàn)役,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zhàn)軍于1947年5月在山東省蒙陰縣東南孟良崮地區(qū)對國民黨軍進行的進攻作戰(zhàn)。上黨戰(zhàn)役,是1945年9月10日,我晉冀魯豫軍區(qū)部隊,在山西省上黨地區(qū)(今晉東南),對國民黨軍進行的自衛(wèi)反擊作戰(zhàn)。萊蕪戰(zhàn)役是解放戰(zhàn)爭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zhàn)軍在陳毅、粟裕的指揮下,于1947年2月在山東解放區(qū)進行的一次大規(guī)模運動殲滅戰(zhàn)。時間先后順序排列:上黨戰(zhàn)役→萊蕪戰(zhàn)役→孟良崮戰(zhàn)役。D項錯誤,排除。
10.下列長篇小說中,以抗日戰(zhàn)爭為題材的是:
A.《平凡的世界》
B.《敵后武工隊》
C.《鐵道游擊隊》
D.《林海雪原》
【答案】B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第二步,B項:《敵后武工隊》是2009年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作者是馮志。故事主要根據(jù)抗日戰(zhàn)爭時期武工隊戰(zhàn)斗經(jīng)歷,描寫的冀中抗日斗爭的故事,是一部紅色經(jīng)典之作。先后三次被改編拍攝成電視劇和電影。B項正確。
C項:電影《鐵道游擊隊》由上海電影制片廠于1956年攝制。主要劇情為: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在魯南鐵路沿線有一支鐵道游擊隊,他們破壞日軍鐵路運輸,有力地打擊了敵人。寡婦芳林嫂與游擊隊長劉洪相愛。游擊隊遭到了日寇與國民黨的兩面夾擊,他們挫敗了敵人的進攻。日軍欲給游擊隊以毀滅性打擊,劉洪率部下化裝成日軍突出重圍并消滅了敵特務隊,救出了芳林嫂,對逃跑的日軍進行著最后的戰(zhàn)斗。C項正確。
因此,選擇BC選項。
【拓展】A項:《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chuàng)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xiàn)中國當代城鄉(xiāng)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A項與題意不符,排除。
D項:《林海雪原》描寫的是解放戰(zhàn)爭初期東北剿匪的戰(zhàn)斗。1946年冬天,東北民主聯(lián)軍一支小分隊,在團參謀長少劍波的率領下,深入林海雪原執(zhí)行剿匪任務,偵察英雄楊子榮與威虎山座山雕匪幫斗智斗勇!读趾Q┰芬恢北灰曌“革命通俗小說”的典型代表,并被譽為“新的政治思想和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形式互相結(jié)合”的光輝典范,它更是整個“十七年文學”發(fā)展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小說作品。D項與題意不符,排除。
手機端鏈接:https://m.sydw8.com/2021/0528/383882.html
掃碼關(guān)注事業(yè)單位考試公眾號,招考信息搶先看,備考資料送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