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3.5.11)
2023-05-11 09:21:36 |文章來源:華圖事業(yè)單位|事業(yè)單位考試網
【導讀】華圖事業(yè)單位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fā)布: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3.5.11),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事業(yè)單位考試考情政策解讀,點擊領取備考資料,更多事業(yè)單位考試資訊請關注(htshiyedanwei)公眾號,歡迎加入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交流群: 參加刷題、?肌㈩I取備考資料,考編路上不孤單!
一、單選題
1. 下列選項中,與“蛇打七寸”這一成語的哲學寓意一致的是:
A.畫餅充饑
B.畫龍點睛
C.舍本求末
D.智子疑鄰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
第二步,主要矛盾處于主導地位,對事物的發(fā)展起決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蛇打七寸意思是打蛇要命中要害,比喻說話做事必須抓住主要環(huán)節(jié),蘊含的哲理是要抓關鍵,解決主要矛盾,畫龍點睛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更加生動有力。蘊含的哲理是要抓關鍵,解決主要矛盾。
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A項:畫餅充饑比喻徒有虛名而于實際無好處。后多用來比喻以空想來安慰自己。A項錯誤。
C項:舍本求末指的是顛倒主次,抓不住重點,不能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C項錯誤。
D項:智子疑鄰這則寓言告誡我們切勿以關系的親疏遠近妄下判斷,如果不尊重事實,只用親疏和感情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就會主觀臆測,得出錯誤的結論。聽別人的意見要選擇正確的,而不要看提意見的人與自己的關系,對人不可以持偏見。D項錯誤。
2. 在反腐倡廉建設中,各級領導干部應慎獨自律,“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警鐘長鳴”,增強“免疫力”繃緊廉政弦。從哲學角度來看,這強調的是:
A.一分為二地看問題
B.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C.重視內因的作用
D.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哲學知識。
第二步,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的產生、發(fā)展和滅亡,總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內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發(fā)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本題中各級導干部應慎獨自律,增強“免疫力”繃緊廉政弦體現的是要重視內因的作用。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A項: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是指運用矛盾的觀點觀察、分析事物內部的各個方面及其運動的狀況,以達到認識客觀事物的方法。包括一分為二的看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抓住重點和主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tǒng)一。A項排除。
B項: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世界發(fā)展的產物,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意識的能動作用首先表現在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還突出地表現在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正確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fā)展;錯誤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fā)展。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使主觀符合客觀,堅持主觀和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B項排除。
D項: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主要有三種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發(fā)展的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D項排除。
3.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事物發(fā)展本身是有規(guī)律的,下列選項與其蘊含的哲理相似的是:
A.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B.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C.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
D.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哲學知識。
第二步,“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出自戰(zhàn)國孟軻的《孟子·離婁上》,意思是不憑規(guī)和矩,是畫不成方圓的,說明事物發(fā)展本身是有規(guī)律的。“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出自戰(zhàn)國末期荀子的著作《荀子天論》,其意思為大自然的運行有其自身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不會因為三皇五帝堯的圣明或者夏朝桀的暴虐而改變。D項符合題意。
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A項: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意思是指人做了好事或壞事,或遲或早總會得到相應的報應。只是勸人向善的俗話,沒有理論基礎,更多的體現人性關懷、宗教情操。A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
B項: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出自毛澤東《矛盾論·矛盾的特殊性》,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體或全部,比喻片面的看問題,是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B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
C項:“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出自唐代詩人李約的《觀祈雨》,意思是久旱無雨,桑樹枝都長不出葉子來,地面異常干燥,塵土飛揚,土地好像要生煙燃燒;龍王廟前,人們敲鑼打鼓,祈求龍王普降甘霖。而富貴人家卻處處觀賞歌舞,還怕春天的陰雨使管弦樂器受潮而發(fā)不出清脆悅耳的聲音。面對同樣一場干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所以此首詩所蘊涵的哲學道理是,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映。C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
4. “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腿也無法到達。”從哲學角度看,這是因為:
A.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基礎
B.事物發(fā)展的方向是前進的
C.事物發(fā)展道路是曲折的
D.量變是質變的必然結果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
第二步,一切事物的變化都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質變依賴于量變。量的變化積累起來,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可避免地引起質變。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基礎強調要有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精神,要一點一滴地做細小的事情,反對急于求成,立竿見影。所以,一步步的走,終能走完漫漫長路,不邁開腿,再短的路也無法到達。A項與題意相符,當選。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B項:發(fā)展是事物不斷前進的過程,由小到大,由簡到繁,由低級到高級,由舊物質到新物質的運動變化過程。題干并沒有強調事物發(fā)展的方向問題。B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
C項: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揭示了事物發(fā)展的具體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只有經過反復曲折的斗爭,才能最終戰(zhàn)勝舊事物。題干中并沒有強調事物的發(fā)展道路,也沒有體現曲折性。C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
D項:質變在事物發(fā)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質變是事物發(fā)展的決定性環(huán)節(jié)。量變是質變的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是質變的必然結果”說法錯誤。D項錯誤。
5. 下列句中蘊含的哲理與其他三項不一致的是: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B.志不強者智不達
C.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D.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p>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認識論知識。
第二步,A項:語出《易傳》中的《象傳》。意思是:宇宙不停運轉,人應效法天地,永遠不斷地前進。形容自己不休息的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體現了人在面對困難、挫折時不要氣餒,要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B項:語出《墨子·修身》:“志不強者智不達。”意思是志向不堅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蘊含意識的能動作用原理。
C項:語出《甘羅十二為使臣》。意思是指只要有遠大志向,就算年紀小也沒事,一個沒有遠大志向的人,即便活到很大的歲數也是虛度光陰。強調志向的重要性,蘊含意識的能動作用原理。
D項:“三人行,必有我?guī)?rdquo;,出自于《論語·述而》。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說:“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學習,看到別人缺點,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加以改正。”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沒有體現意識的能動性。
可知,D項與其他選項蘊含的哲理不一致,D項與題意相符,當選。
因此,選擇D選項。
二、多選題
6. 管理學上有一個有趣的定律叫“酒水與污水定律”,給我們的哲學道理是:
A.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tǒng)治著部分
B.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C.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
【答案】B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
第二步,管理學上一個有趣的定律叫“酒與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里,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顯而易見,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決定這桶東西的性質,真正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
B項和D項:“一滴污水”會污染“一桶酒”,“一滴污水”代表部分,“一桶酒”代表整體。體現了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所以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符合題意,B項和D項當選。
因此,選擇BD選項。
【拓展】A項: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tǒng)治著部分。不符合題意,A項不當選。
C項:當部分以合理結構組成整體時,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各。反之,則不然。C項說法錯誤,不當選。
7. “如果一個人不能成為偉大的大人物,可以原諒,那是機遇和能力問題。但不能成為一磚一瓦,那是不可能原諒的。”這段話啟示我們要實現人生價值就必須:
A.樹立遠大理想和宏偉抱負
B.立志奉獻社會
C.超越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
D.堅持自我砥礪
【答案】B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史觀知識。
第二步,人生的價值在于對他人和社會的貢獻。根據題意,對他人和社會的貢獻大小不必強求,具有“成為一磚一瓦”的奉獻精神才是必須的。B項正確。
D項:“成為一磚一瓦”需要我們對自己的“形狀”進行打磨,以更加適應社會的需求,體現了自我砥礪的要求。D項正確。
因此,選擇BD選項。
【拓展】A項:“不能成為偉大的大人物,可以原諒”說明“遠大理想和宏偉抱負”不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選項。A項錯誤。
C項: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是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根據人生價值的定義,人的實踐活動不可能脫離他所在的社會,所以人生價值不能超越社會提供的物質條件。C項錯誤。
8. 下列命題包含辯證法思想的是:
A.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B.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C.天不變,道亦不變
D.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答案】AB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
第二步,辯證法的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大特征、三大規(guī)律和五對范疇。兩大特征是:發(fā)展和聯系;三大規(guī)律為: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質量互變規(guī)律以及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五對范疇為:現象與本質、原因與結果、現實性與可能性、內容與形式、偶然性與必然性。
A項:“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意思是事物發(fā)展到了極點,就要發(fā)生變化,發(fā)生變化,才會使事物的發(fā)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斷的發(fā)展。這句話揭示了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體現了事物變化與發(fā)展規(guī)律的觀點,包含辯證法思想。A項正確。
B項:“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yōu)楹檬,反之亦然。這句話表明矛盾雙方依據一定條件向與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包含辯證法思想。B項正確。
D項:“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意思是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這句話說明了聯系具有普遍性,包含辯證法思想。D項正確。
因此,選擇ABD選項。
【拓展】C項:“天不變,道亦不變”意思是封建社會的最高原則是由天決定的,天是永恒不變的,因而按天意建立的封建社會之“道”,也是永恒不變的,屬于靜止、片面、孤立的形而上學的觀點,不屬于辯證法的思想。C項錯誤。
三、判斷題
9. “適量飲酒有祛濕活血之效,過量飲酒人就會酒精中毒”是質量互變規(guī)律在生活中的實際表現。( )
【答案】正確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哲學知識。
第二步,度是事物質和量的統(tǒng)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質的數量界限、范圍或幅度。事物的度的兩端的界限叫做關節(jié)點或臨界點。關節(jié)點是一定質的事物所能容納的量的活動范圍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圍內變化,事物不會發(fā)生質變,量變超出度的范圍,事物就會發(fā)生質變。適量飲酒有祛濕活血之效,過量飲酒人就會酒精中毒說明要把握事物的度,是質量互變規(guī)律在生活中的實際表現。
因此,本題正確。
【拓展】①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或場所的變更,是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漸進過程的中斷。量變和質變的區(qū)分標志是事物的量變是否超出度的范圍。
②馬克思主義認為,量變與質變關系表現為質量互變的規(guī)律,它揭示了事物發(fā)展的形式和狀態(tài)。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事物的發(fā)展總是由量變到質變,在新質的基礎上又開始新的量變和新的質變,如此循環(huán)往復、相互交替、以至無窮。
10. “改革永遠在路上”體現了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辯證統(tǒng)一。( )
【答案】正確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論知識。
第二步,“改革永遠在路上”表明改革是一場革命,一旦發(fā)動就不能停滯,更不能倒退。但是改革成果并不是立竿見影的。在某一段時間內實際上是處于量的積累的階段的,即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與哲學中的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辯證統(tǒng)一相符合。
因此,本題正確。
手機端鏈接:https://m.sydw8.com/2023/0511/475572.html
掃碼關注事業(yè)單位考試公眾號,招考信息搶先看,備考資料送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