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事業(yè)單位考試申論熱點:敬家風的力量
“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少不更事的孩童之所以能生發(fā)出崇高的道德力量,是因為有優(yōu)良家風的熏陶。總書記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優(yōu)良的家風傳承,不僅關(guān)乎個人成長、家庭建設(shè),而且關(guān)乎社會和諧、國家發(fā)展。
“一家仁,一國興仁”。何謂“仁”?《論語》中對“仁”的解釋很多,比如:克己復禮為仁,比如:巧言令色鮮矣仁。“仁”,其實是對個人修身提出的要求。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意思是說,一個家庭用崇高的道德標準規(guī)范家庭成員的言行舉止,才能使個人健康成長、使家庭興旺發(fā)達。姚明小時候因為不誠實而挨揍,莫言從小被教育要勤奮讀書,給女兒取名叫“習明澤”就是教導女兒要清清白白做人,這些家庭的質(zhì)樸家風熏陶出來的子女都成為全家的驕傲。“仁”對于古圣先賢、國家領(lǐng)導而言是崇高的、遠大的治國追求,對于普通人而言是具體的行為準則。勤儉持家、勤勞奉獻、誠信友善等核心價值追求,既是一個人基本的道德素養(yǎng),也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一個人做到了這些,可謂之“好人”;所有人都做到這些,整個民族的精神高度可讓世界仰望。
“一家讓,一國興讓”。何謂“讓”?“讓”是堯舜禹三代賢帝之間的“禪讓”,也是“兄則友弟則恭”中的“禮讓”。“讓”是一種氣度,也是一種胸懷。一個謙讓的人,會把別人看得很重很重,把自己看得很輕很輕。一個謙讓的國家,會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同時,尊重別國的正當利益。自古至今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有之,謙恭禮讓的平頭百姓有之,謙讓之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時至今日,炎黃子孫似乎日益缺乏“讓”的覺悟和能力,馬路上為了爭車道可以爆發(fā)“路怒癥”,地鐵上為了自己的一席之位恨不得將別人擠出去,更有甚者無視老弱病殘孕,讓座真就那么難……類似的事例不勝枚舉,我們不禁感慨:“謙讓”之德何以變得稀缺?!究其根源不難發(fā)現(xiàn),隨著家庭日益小化,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也就沒有“孔融讓梨”的機會,有的是祖輩、父輩“讓出”所有好東西給“小皇帝”、“小公主”,這樣的家教很難培養(yǎng)出謙讓的美德。“家之興替,在于禮義,不在于富貴貧賤。”,用優(yōu)良家風樹人立人,才能讓后代受益,讓社會和諧。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好,則民風好,國風好,這就是家風的力量。傳承優(yōu)良家風,用家風立德樹人,用好的家風支撐起好的民風、國風,人民才有信仰,國家才有力量。
(編輯:Dach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