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廣東事業(yè)單位公基常識:外貿(mào)易的匯率問題
公共基礎知識中經(jīng)濟是理解比較多的部分,在考試中一般多會涉及匯率問題,今天給大家介紹關于對外貿(mào)易中的匯率問題,希望在備考過程中給大家?guī)椭?/p>
1.匯率的含義:一國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
2.匯率制度:包括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固定匯率是指政府制定和公布,并只能在一定幅度內(nèi)波動的匯率。浮動匯率是指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匯率。其漲落基本自由,一國貨幣市場原則上沒有維持匯率水平的義務,但必要時可進行干預。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是我國的既定政策。
3.匯率標價方法: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直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付多少單位本國貨幣,也稱為:“外幣匯率”。間接標價法是以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收多少單位的外國貨幣,也稱“本幣匯率”。
4.匯率與進出口:一般來說,本幣匯率下降,即本幣對外的幣值上升,則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若本幣匯率上升,即本幣對外的幣值上升,則有利于進口,不利于出口。
5.匯率與物價:從進口消費品和材料來看,匯率的下降要引起進口商在國內(nèi)的價格上漲。至于它對物價總指數(shù)影響的程度則取決于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chǎn)總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本幣升值,其他條件不變,進口品的價格有可能降低,從而可以起到抑制物價總水平的作用。
在備考過程中大家在經(jīng)濟部分一定要理解最基本的經(jīng)濟學常識和原理,加上練習題目鞏固知識點,一點備考建議,希望對廣大考生復習有所幫助。
(編輯:姜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