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事業(yè)單位考試面試熱點:越野可不能變撒野
這幾天,一段視頻讓人揪心: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上,一輛越野車任性漂移,沒一會兒便碾壓出道道“傷痕”。當地有關部門獲悉后,迅速介入調查。目前,當事人已按規(guī)定向草場使用者道歉并賠償損失,并到草場播種草籽。
草原是牧民的基本生產資料,猶如耕地之于農民;同時它也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部分,在保持水土、防風固沙、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tài)平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被碾壓后的草原,植物群落和根系嚴重受損,將導致土壤特別是表層土壤流失,迅速沙化。而沙化嚴重的草原要恢復到原生植被,需要幾年、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時間。如內蒙古多倫縣南沙梁,將沙化土地轉化為草原生態(tài),用了將近19年。
這些年,戶外旅游和越野出游備受追捧。自由馳騁領略大好風光的確是一種享受,但令人遺憾的是,撒歡變撒野的事情也屢屢發(fā)生。有瘋狂碾壓草原的,只顧一時馳騁、任憑草根拔起;有違規(guī)駛上鈣化灘的,給“格聶之眼”等留下了難以抹去的黑眼圈;有賭氣開上千年古寺石梯,忙著炫耀車技卻無視紅色沙石碾碎脫落……諸如此類不一而足,令人痛心。這些人“任性一分鐘”,毀掉的是多少人多少年的付出與守護。
到底是什么人如此任性妄為?其中一部分純屬無知,對于自然生態(tài)和文化遺跡缺乏起碼的認知,既不知其價值幾何,也不懂相關法律法規(guī),只圖一樂。還有相當一部分則抱著獵奇和挑戰(zhàn)心態(tài),甚至有些人瞄準的正是那些“禁入之地”——越是不讓進的地方越要闖,越是重點保護的地方越要破壞。他們尋求的,其實是一種突破規(guī)則的畸形刺激,以及自以為眾人追捧的虛假“能耐”。比如,一位車主碾壓草場后,特意錄制一段視頻向當地縣長挑釁“你還追呢,認識這車嗎?”還有人則是為收割流量掙錢,總想拍攝一些“別人沒有的”“別人不敢做的”視頻博取眼球。
亂象頻仍,理當嚴懲,必要時應該頂格處理。從這些年的案例看,相關法律法規(guī)正在發(fā)揮越來越強的作用。書面道歉、高額罰款、恢復原狀等“組合拳”,不止于花錢道歉了事,更讓違規(guī)者參與到保護行動中來,“自己的錯誤自己擔”“誰破壞的誰恢復”。如這次碾壓草場,眾人呼喚上傳當事人播種草籽的視頻,也是基于此。多給這些任性者上上課,才能讓他們長長心:這些美景,是社會的財富、自然的饋贈,不是撒野的地方!
(編輯:Dach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