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回家”了,你需要了解的一些事!
嫦娥五號回家啦!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顆流星、劃破天際,以百米沖刺的姿態(tài)迫不及待回到地球。
嫦娥五號成功帶回月球樣品,這意味著我國在航天事業(yè)上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自此,我國真正做到了,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接下來,讓我們走進嫦娥五號,走進中國航空……
嫦娥五號為什么要去月球采樣?
從1969年到1976年,6次阿波羅任務和3次月球號任務帶回了月球表面9個區(qū)域共計382公斤的月球巖石和土壤樣品。從量上來說,并不少。但僅僅是量大,還不夠。這些樣品大多來自月球正面中低緯度的月海區(qū)域,我們對月球的認識不管在空間上還是時間上,都是極其不全面的。而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重返月球,采集到更多來自不同地質(zhì)背景,形成于不同歷史時期的月球樣品。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完整還原月球的歷史,才能真正全面認識月球,認識地月系統(tǒng),甚至認識整個太陽系的過去。
這正是嫦娥五號的意義所在!嫦娥五號計劃登陸的是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一帶,并在這里采集樣品。雖然同在月海區(qū)域內(nèi),但這是一片遠離阿波羅和月球號采樣區(qū)的地方,有著豐富的火山活動遺跡和可能與之前的樣品不同的巖石類型。
嫦娥五號的運行歷程有哪些?
發(fā)射入軌 | 2020年11月24日,中國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并將其送入預定軌道 |
軌道修正 | 11月24日,嫦娥五號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25日,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 |
近月制動 | 11月28日,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進入環(huán)月軌道。11月29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近月點再次“剎車”,從橢圓環(huán)月軌道變?yōu)榻鼒A形環(huán)月軌道。 |
月面著陸 | 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jīng)51.8度、北緯43.1度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qū),并傳回著陸影像圖。 |
采樣工作 | 12月2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鉆取采樣及封裝 |
月面起飛 | 12月3日,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fā)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huán)月軌道。這是我國首次實現(xiàn)地外天體起飛。 |
月軌對接 | 12月6日,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并將樣品容器安全轉(zhuǎn)移至返回器中。這是中國首次實現(xiàn)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
成功分離 | 12月6日,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huán)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 |
月地轉(zhuǎn)移 | 12月12日,實施了第一次月地轉(zhuǎn)移入射,從近圓形軌道變?yōu)闄E圓軌道。12月13日,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實施第二次月地轉(zhuǎn)移入射。 |
著陸地球 | 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采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nèi)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qū)域安全著陸。 |
嫦娥五號的價值意義有哪些?
2020年11月24日,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征五號火箭發(fā)射成功,標志著中國“探月工程”第三步拉開序幕。嫦娥五號任務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務,也是中國航天迄今為止最復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將實現(xiàn)中國首次月球無人采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
和前幾次探月任務相比,嫦娥五號任務最重要的目標就是“采樣返回”。這也是中國“探月工程”規(guī)劃的“繞、落、回”中的第三步。嫦娥五號的發(fā)射,意味著我國有望成為繼美國、蘇聯(lián)之后,第三個實現(xiàn)月球采樣返回的國家。
嫦娥五號執(zhí)行此次任務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次任務有望實現(xiàn)我國開展航天活動以來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采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里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試題練習:
1. (多選題)嫦娥五號任務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務,也是截至2020年12月中國航天最復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實現(xiàn)了數(shù)個“首次”,即( )
(編輯:李晴晴)